吉林大學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于2001年由教育部和國家計委首批聯合批準設立,并順利通過教育部組織的中期評估和驗收。2011年首批獲軟件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,2013年入選教育部“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”,2015年全國第一個通過中國工程教育軟件工程專業認證,2018年順利通過第二輪專業認證。學院擁有完整的本科、碩士和博士培養體系,設有“軟件工程”、“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”本科專業和“軟件工程”碩士、博士專業,其中軟件工程專業于2007年獲批吉林省特色專業,2014年又獲批吉林省高等學校本科品牌專業,2018年獲批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專業,F有在校本科生1445人,在校研究生317人。
學院依托計算機科學與技術、軟件工程和數學三個一級學科和1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或工程中心建設,共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、數學學院的各類教育資源。學院擁有1萬平方米的辦公和實驗用房及功能齊全的現代化教學設施;A課程和專業課程的授課由校內學術水平高、工程背景強、教學效果好的教師承擔,專業任課教師88人(70人具有博士學位 ),其中教授25人,副教授37人,講師26人;部分課程聘請國外著名軟件公司專家和國外教授授課。學院已與國內外等多所大學和知名IT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,合作方式包括引進課程、聘請專家授課、交換學生,聯合建立校內外實習實踐基地等。
學院高水平教學團隊的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成績突出。近3年,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,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;吉林省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項目2項、吉林大學教育教學改革項目14項;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、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門、教育部微軟精品課程1門、教育部IBM精品課程1門、省級精品課程2門。
在學生培養方面,突出對學生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,強調軟件開發的工程性,使學生熟練掌握從事軟件需求分析、設計、測試、維護和項目管理的基礎知識、基本方法和技能。在“卓越工程師”培養計劃的基礎上,學院在2018級開始實施“榮譽培養計劃”,通過設置多軌道、挑戰性、開放式的榮譽課程和榮譽實踐環節,擴展優秀課程的覆蓋率,實現各類教育資源的主動開放,由學生根據自身發展需要,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和內容的個性化培養模式,力求實現“因材施教”和“個性化學習”。
學院重視學生素質教育,鼓勵學生參加各種課外科研實踐活動,針對軟件工程專業特點,開展了科技競賽、文體比賽、創新創業等系列文化活動,在ICPC/CCPC程序設計競賽等多項學科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。目前軟件工程已成為吉林大學就業率和平均薪酬最高的專業之一,畢業生主要去向為攻讀研究生或到知名IT公司工作。
主管單位:教育部 主辦單位: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 承辦單位:北京言字旁科技有限公司
服務熱線:131-2111-6837 客服郵箱:kefu@yanzipang.com 京ICP證030485號